电子科技大学陈建文:现实世界都是小数据 AI未来还很大

镁客网 纤尘/伶轩 中字

在国内AI人的印象里,陈建文是一名创业者,也是一位学者。

但他最在意的,还是学者的身份——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不过,显然他这个学者不是严肃型的,而是跳脱型、开放型,那主要是因为他想得深、说得多。

因此,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被他的言论给“吓”到了。

电子科技大学陈建文:没有完美的大数据,现实世界都是小数据

那是在7月9号的一次国内顶级AI创新峰会上,当时作为主办方特邀嘉宾的陈建文就不时的爆出“骇人听闻”的论断。

时隔半月,在2017CJ上我们又见到了他,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谈话。又经过一周左右零零散散的整理,终于成文:

支撑AI复兴希望的是人类对未来的向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工智能技术有着长达61年历史、经历过三起两落的曲折历程,而其之所以会一直保留着复兴的希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些关键性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突破。

这些关键性技术,既有感知技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也有大数据、模式识别等等。

但在AI领域浸淫了十多年的陈建文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似乎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

科幻电影也是技术突破的动力

“人工智能之所以会长盛不衰,或是能够不断的复兴,首先是因为它是未来的趋势,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个谁也抗拒不了。

“就像我们在70年代、80年代看的科幻片,到零几年的《阿凡达》,甚至是近几年的《星际迷航》、《骇客帝国》。基本上,大家看到的未来几乎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电子科技大学陈建文:没有完美的大数据,现实世界都是小数据

除此之外,陈建文认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对未来的向往。正是这种向往,才推动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想象一下,在未来,会有机器人跟你说话,陪你做各种事情——你看今天我们看到的科幻片,很多地方都描绘了这样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

“我昨天下午在四川参加了一场AI的学术会议,会议上一个参会者说:我们以前读比尔盖茨,他讲的未来和他描述的东西,当时觉得像科幻片,但今天看上去,很多都已经实现了。

“所以我觉得,在眼下这个时间点看AI的未来,不管是三起两落还是螺旋式上升,都是有迹可循的。”

技术的发展往往有自己的轨迹和规律,每个时间点都会有不同的技术出来,随着计算能力、硬件条件等各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完善,每个时间点的技术成就都不一样。

“就像几年前、十年前我们讲模式识别,后面又说机器学习,这些其实都是随着计算能力的增长,随着算法的突破,而自然逐步出现和逐步实现的。例如神经网络已经被用于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这些问题都是很难被传统基于规则的编程所解决的。

因此在陈建文看来,AI的复兴并不仅仅得益于一两个关键性技术的延续和突破,它更大的原因其实是人类对未来的向往。

而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心里的渴望,这些都在支撑着AI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的深入发展。

整个《哆啦A梦》就是一场虚拟世界的直播交互

电子科技大学陈建文:没有完美的大数据,现实世界都是小数据

说到直播和交互,就不能不提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和界限。而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就像很多70后、80后最喜欢看的一部日本动画片《机器猫》(现在叫《哆啦A梦》),最终的结局什么?就是主角某一天大梦初醒,发现头上插了个东西。而剧中所谓的康夫、小静等所有的人其实都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的虚拟人物。

他们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可以打开一个任意门,穿梭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跟我们看到的magic(就是骇客帝国里面看到的,躺在床上忽然就到了一个虚拟空间),和我们看到的《盗梦空间》、《阿凡达》所描绘的场景,有本质区别吗?

似乎并没有。

“所以在我看来,多年以后甚至未来的100年,技术都是会一直演进的,唯一不变的是人类对想象中的未来的向往。而这种向往让所有的研究员、工程师、博士、资本趋之若鹜,都在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大家觉得这就是未来,我们就要达到那个目标。至于说要怎么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算法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跟朋友们讲,看待现在的直播,你应该反过来想一个问题。

举个例子,我在上海,你在南京,只要我们俩一直播一连线,我就可以看到你我在旁边了,这是视频直播;如果是VR直播呢?你会感觉到我就在你旁边,但是那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态;而如果未来是全息的直播呢?又会是另一幅画面了。

因此陈建文认为,视频直播技术也是虚拟现实一种阶段性的技术。从广义来讲,所有的AR/VR都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它们的核心技术也都是AI技术。虚拟现实完成的是AI的视觉应用场景和用户接口。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扎克伯格认为,VR应用还需要至少十年以上时间才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依旧在重兵押宝这个领域。

“2015年业内讲直播视频,2016年讲VR,未来可能会讲的更多。像很多科幻片里的场景一样,按键一按,我就“嗖”的一声出现在你房间里,而且就在你旁边。

“然后等聊天结束了,‘哥们,我回上海了’,我一按,又回来了。

“其实,传输的是人吗?不见得是人,而有可能是我的影像,在你那边呈现出来而已。”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