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上线信息流功能,共享单车商业化探索能成功吗?

亿欧网 中字

摩拜单车被招至美团麾下之后,共享单车市场的烧钱大战似乎已经告一段落。当然,这或许也不是共享单车市场烧钱路子终结的标志,但共享单车市场的洗牌风暴或许已经来临。早在摩拜卖身之前,其实共享单车市场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洗牌浪潮,酷骑单车、小蓝单车、悟空单车等诸多共享单车平台陆续出现了关门跑路的情况,以共享经济为主要概念的共享单车市场在资本退潮的时刻遭遇到了从资本驱动向自身盈利的阵痛期。

作为共享单车市场的头部公司,尽管摩拜单车和ofo在市场规模、用户数据等诸多方面都占据非常领先的优势,但是如果他们依然找不到好的变现方式和盈利模式的话,维持现有运营的正常运行都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刻,摩拜单车选择投身美团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同摩拜卖身不同,ofo似乎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血战到底”或许是当下我们对ofo状态最好的诠释。选择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尝试不同的变现方式和手段,成为当下ofo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成立区块链研究院,还是新近上线的信息流资讯,ofo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积累下来的流量进行商业化探索。

根据媒体报道,ofo上线信息流服务功能“看看”,内设看点、图片、视频、体育、财经、社会、科普、读报等频道。根据ofo方面表示,借助自身现有的流量入口,从出行工具衍生出资讯平台,从而为ofo商业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姑且不论ofo上线这一信息流的功能是否能够成功,单单从ofo在商业化变现上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点赞的。早在今年5月,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出“victory”行动,目标是全面实现盈利。ofo方面称,“实现盈利的那一天叫victory day,简称胜利日。”之后,ofo在商业化变现方面动作频繁。戴威在ofo三周年庆时曾表示,ofo整个商业化的战略布局包括车身广告、端内广告、企业年卡组成的B2B、金融、本地生活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等。

可见,在共享单车创业浪潮退却的当下,即使是头部的共享单车企业依然感受到了来自资本寒冬下的瑟瑟寒风。摩拜选择了成为美团生态体系的一部分,ofo则开始了自己去拓展和实践变现的路子,相比之下,ofo选择的这一条道路略显悲壮,但似乎却更加具有意义。因为即使共享单车仅仅只是借助共享经济火了一把,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的话,仍不失为一个好的商业范例。但是,共享单车以流量为切入点来实现商业化变现真的有可行性吗?

如果单单从流量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借助现有的共享单车的流量优势来进行商业化的探索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的受众与衍生产品或服务的受众之间似乎还存在着某些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共享单车其实解决的是人们“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痛点问题,而且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是用完即走的,人与车之间接触的时间很短。另外,共享单车的客户端主要承担的是租还车的功能,如果在这个客户端附加其他的功能的话,对于增强用户粘性的确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用户体验来讲就不太好了。

单单站在流量的角度来进行共享单车商业化的探索仅仅只会陷入到单一和一厢情愿的状态,对于用户来讲体验并不太好。可能有人会说,美团现在已经开始做打车业务了,滴滴也开始做外卖业务了,为什么共享单车平台就不能做资讯业务?

美团、滴滴业已成为独角兽,共享单车还相差甚远。尽管以美团、滴滴为代表的新生的独角兽企业与共享单车同样是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现在,美团和滴滴的规模已经可以发展到足够强大,强大到他们不用依附于任何一家平台和任何一家投资机构依然可以持续发展的地步。另外,美团涉足的外卖行业,滴滴涉足的出行行业基本上都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市场地位,这让他们不用担心市场规模的问题,可以安心在自己确立优势的市场内进行尝试。

共享单车却不一样。首先,共享单车的市场格局尽管以摩拜、ofo两家最大,但是下游的哈罗单车却依然有逆袭的可能性,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共享单车的市场还是处于三足鼎立的市场状态的,如果放松了对于市场地位的维持,他们的市场地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其实可以看做是共享单车的内忧。

除了内忧之外,共享单车还有外患。尽管共享单车平台出台了很多引导用户规范停车的办法,但是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依然给城市管理造成了巨大困难。因此,共享单车的发展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同发展业已稳定的美团和滴滴相比,共享单车无疑还处于一种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所以,美团、滴滴可以在自身的业务范围之外去拓展业务,但是共享单车平台却并不见得能够真正实现业务的多样化、生态化发展。

烧钱难以为继,盲目拓展新业务线无疑将会雪上加霜。一条新的产品线需要人员去运营和维护,从共享单车当前的发展模式来看,以现有的发展模式来延续当前的发展状态显然是有些吃力的。这种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有资金的输入才能最终完成,在资本退潮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其实已经遭遇到了资本寒冬。如果在这个条件下,再去拓展新的业务线的话,无疑将会增加企业日常的运营成本,从而给自身发展埋下不小隐患。

消费升级下,仅仅只是简单的流量输送无法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潮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思维越来越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ofo此番上线信息流资讯的功能,其实也是流量思维的一种体现。

对于当前共享单车的用户来讲,其实根本的痛点在骑行体验和租还体验上,共享单车平台真正应该解决的问题和寻找的突破口也应该从共享单车身上出发,而不是仅仅只是借助现有的流量输送来实现商业化的变现。尽管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能够实现一定的利润增长,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无疑将会让用户原来已经很差的体验再度带向更差的地方。

以ofo当前上线的信息流资讯为例,当前,我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其实已经足够多了。除了传统的新闻客户端之外,还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资讯聚合平台,ofo选择在这个角度来切入不仅不具备特别多的优势,甚至还影响现有用户的体验,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现有用户的流失。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依然固守在流量思维上,不去进行深度的参与和运营来提升用户体验的做法,显然无法真正破解用户痛点,甚至还有可能给造成用户流失。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无益于提升用户体验的探索和时间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资本退潮的当下,共享单车市场快速洗牌,寒冬顷刻降临。相对于摩拜委身于美团,ofo似乎选择了一条更加悲壮和决绝的方式来进行商业化上的探索。无论是投身区块链,还是涉足信息流,ofo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共享单车更多的发展可能性。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当前共享单车的痛点并不在于这些,或许真正能够抓住共享单车的痛点和难题,以此为突破口去寻找共享单车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才是当下所有共享单车平台最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