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PK内容,短视频的市场红利期还能延续多久?

品途商业评论 中字

短视频电商模式变现,需要实用、有价值的内容确保更高的用户黏性

电商变现是目前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最常用的变现手段,在第一代以微博起家的“网红”中,诸如张大奕、雪梨等等,靠内容聚拢了百万级别粉丝,发力美妆、服装,开设个人淘宝店进行变现。短视频电商转化率高的多集中在时尚、美妆、美食、星座等垂直领域,这些领域在导流卖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目前各大平台的内容生产者、大V基本上都有通过电商模式变现。

美拍快手抖音等平台均内嵌了购物车按钮,早前淘宝店主Honey CC就曾凭借在美拍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在几乎零成本导流的情况下卖了三万条牛仔裤。“一条”也曾经创造过2天卖掉25000本书,销售额超420万的案例。而凭借“短视频+电商”的模式,“一条”估值突破2亿美元。

结合移动时代碎片化消费的特点,短视频电商虽然更像信息流里的商业广告,但如果要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上达到一个平衡,在具备实用性与价值性的短视频内容里进行商品植入,带来的“沉浸度”与可接受度会更高,当然,短视频电商的转化率也与用户对视频主的信任度相关,以及取决于视频的质量以及推荐的商品属性结合度是否高。如果达人们同时还能把视频内容和商品属性结合得不错,那么带来的订单转化率相对更为可观。

比如前面说到的淘宝店主Honey CC的爆款案例,不为人知的一面是Honey CC要求团队把每个视频都“做成高质”,“即便发的是店铺链接也是一种分享”,而不只是为了卖广告。在商业化的尝试中,很多流量大的创作者都开通了自己的淘宝店铺,生产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品,从未来看,短视频电商做衍生品的售卖和交易品模式也还有空间可挖。

下半场短视频的变现之争,算法要让位于内容价值

短视频行业的人口红利正在接近尾声,下半场的竞争,更多需要考虑如何将手里的流量变现。而变现的重要的一个考量维度是究竟有没有价值内容对用户有长期的吸附力来确保更高的用户留存与活跃度。

当前算法机制带来的低俗内容正在使得内容品质、质量受到质疑,企业价值观也颇受诟病。而当一个内容平台能够以新的形态承载有价值的内容时,具有类似属性的达人与机构都会快速向该平台聚集。对于因为娱乐过载而逃离某些同质化的内容平台去寻找相对“有用”的内容的人,这种内容定位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

早期在YouTube上靠教化妆起家的Michelle Phan的走红则颇具戏剧性,因为要回答两个博客读者问到的化妆问题,这位越南裔美国女孩发布了一支 7 分钟化妆入门教程视频一周内产生了超过4万的点击,如今她在YouTube上的视频点阅量已经超过8亿次,而粉丝们则通过她的YouTube主页学习各种化妆及护肤技巧。Michelle Phan2013与欧莱雅合作推出 EM Machelle Phan 化妆品系列,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品牌。本质上,Michelle Phan通过这种差异化、实用性的短视频内容定位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庞大的用户需求群体。

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种焦灼的状态。资本狂热,BAT入局,诸多独立的短视频机构也逐步崛起。如何让用户更好地留存下来并增加在线时长成为所有平台都需要考虑的事儿。而与算法推荐机制主导下的单向内容刷屏消费相比,而通过有价值的内容去构筑的用户关系中,粉丝与达人是一种互相欣赏与交流的关系,即是内容的交互又是人的交互,用户会因为达人的内容增加更多的在线时长。

结语

本质上,短视频平台开始注重内容价值是对算法推荐机制的一种拨乱反正。当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与有用性提升,短视频就不再是越刷越空虚越无聊,而是越刷越充实,而驱动更多有价值、垂直品类的多元化实用性短视频内容生产,才可能有更加稳定的用户沉淀与粉丝黏性。短视频行业的未来趋势可能从“多强逐鹿”,转向“深水区存活”,优质内容的价值、差异化和特色模式的平台玩法会逐步冒出来。

竞争愈白热化,内容的价值性就越是彰显,短视频的未来发展与天花板,实质上与内容变现的模式探索是否成熟息息相关,从解决短视频平台的变现难题的角度来看,多元化、垂直化的平台内容的调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算法是否要让位于内容价值,这是决定短视频的红利期还要延续多久的关键。(作者:王新喜)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